城乡规划  / PLANNING

景观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景观规划

连云港市灌云县山前河两侧景观方案设计

来源: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6-05-06 10:26:11

连云港市灌云县山前河两侧景观方案设计

主创人员:梅耀林、陈超李秀、钟超

项目介绍:

山前河流经连云港市灌云县,地处城区北侧,北临大伊山景区,南近县城行政中心,西至叮当河,东经城区商业中心,流入盐河。本次设计面积19,79公顷。针对上位规划及现场分析研究,综合得出项目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1解决山前河生态修复问题;2创造居民休闲活动场所;3彰显地方文化特色。从而提出了打造一条“集生态观光、康体休闲、人文展示为一体”的滨水带状公园。

项目特点:

1、长条形带状绿地

设计范围内山前河长2000米,具有明显的带状绿地特点。南段以农林用地为主,北岸由于居民填河造房,导致河道萎缩,最窄出仅有十余米。由于缺乏管制,北岸建筑犬牙交错,建筑密集,建筑质量不高,临河旱厕较多,缺乏污水设施配套,致使山前河生态环境被破坏。修复现有生态环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另外由于北岸民居临河而设,导致山前河北岸交通不便,解决北岸交通便捷性问题也是一个重点。

2、地理位置

山前河北靠大伊山风景区,南侧有多个居住区、小学;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同时地理位置靠近市区,交通便利,打造出一条满足周边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场所,是设计的要点之一。

项目创新

1、 实现生态修复

针对现状水问题及现状林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两方面问题作出多项措施来应对;针对水型问题,在保持原有岸线形态的基础上,以最少的土方量进行修整。对于西侧一块可考虑局部岸线扩展,增加植物岛来恢复生物的多样性。


针对如何提高水质问题,提出两项措施解决1、分流管 ——雨污分流,截流雨水2、设置地形泡 ——控制源头,初步沉降;另外西侧设置生态湿地区,修整岸线,设置生态浮岛,使水体循环流动,同时种植水生植物如再力花,芦苇,美人蕉,菖蒲等植物,净化水质;


2、保护现状植物资源

山前河两侧芦苇长势较好,设计中考虑对其修整保留,打造成片芦苇景观;同时设计栈道穿行其中,形成“可观、可游”空间(图a。针对南侧密林空间较为生态,设计中考虑丛植水杉以及散播地被二月兰,并策划林下活动,以丰富居民的日常休憩活动(图b。针对现状处水塘,设计中保留水塘可起到收集雨水自然渗透,补充地表水的作用。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使之成为“弹性资源”,对整个生态系统修复有着重要意义,考虑种植荷花,美化环境的同时起到净化水质作用(图c。针对北侧宅前屋后有大片菜地,设计中可保留部分菜地,局部栽植果树点缀,形成具有乡土气息的农家田园景观(图d




 

3打造滨水开放空间

针对南北岸开放空间问题,对南岸修整岸线,串联河岸成为绿色线状开敞空间;对北岸拆除现状危房,整合现有菜地,设计成开放空间节点。

 

针对以现状场地资源为特色,形成多种体验空间,栽植水杉林,增加漫步道,休闲设施,形成林下休闲区,增加林下空间的趣味性。

保留原有菜田场地,栽植二月兰,葱兰,鸢尾等景观花卉植物,增加漫步道,休闲设施等,提升场地活力。

 

 

4梳理岸线

尊重场地现有条件,结合河面现有岸线,避免大规模挖填土方,局部进行土方微调,使得岸线变化更加自然生态。根据现状岸线实际情况的不同,设置三种类型驳岸类型。分别是毛石驳岸、自然式驳岸、混凝土驳岸。

 

针对现状混凝土驳岸,进行柔化,补植柳树,并设置扶芳藤,爬山虎等爬藤植物进行弱化硬质岸面(图1);针对西侧生态湿地段,设置自然式驳岸,种植湿地植物,营造生态岸线(图2)针对中段岸线设置毛石驳岸,栽植荷花、莲花、再力花等水生植物。(图3)

 

 

 

 

 

上一条:无上一篇下一条:无下一篇

微信: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jurp999)
新浪微博: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
邮箱:jurp@jurp.net

南京总部: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云龙山路1号1栋7-9楼
邮编:210019
电话:025-83656581
传真 : 025-83739156

Copyright@2015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45572号-1     技术支持:光芒网络